《中小企业租赁说多了都是泪》的微信发布后,租赁同仁纷纷私信,探讨租赁的明天。
大家对于租赁行业基本有几点共识,那就是按照目前的状态发展下去,中国的融资租赁在金融体系和社会经济生活中存在的意义和必要性,值得忧虑。希望监管和行业领头人能够有所动作,振兴行业信心和希望。
其次,融资租赁行业的从业者,对于融资租赁这个职业没有自豪感。如果只是一个职业而言,这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没有一批以融资租赁为骄傲、自豪,不断探索进取的年轻人,行业是没有希望。
第三、只有大力推动中小企业融资租赁业务,涌现出10、20家真正以这一业务为主的融资租赁企业,形成一定的规模,才能形成行业社会影响力。
第四、发展中小微企业融资租赁这一重任只能落在外商融资租赁和内资试点融资租赁企业身上。金融租赁能够发挥的作用有限。
究其原因,主要是金融没有服务中小企业的文化基因:目前传统的金融目的是控制风险和尽职免责,对于创造效益则不是重要任务。服务的对象自然就是国企央企大企业垄断企业;其次,法制的不健全导致社会诚信缺失,执行难度大,使金融业更不敢投向中小私企;回到金融租赁,起步规则设计存在巨大,照搬银行一切,必然就沦落为银行的一个影子部门,重复着银行的一切问题。而真正的设备租赁,在选项、投放、时间、税收、租后、风险、救济各个阶段的要求,与银行都将有根本的区别,研究几乎没有,更无法律法规的规范。
疫情将重塑经济地图,全球化也许就此逆转,技术革新、科技创新将成为真正的推动力。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的租赁行业,也许会再次出现熔断,致于死地,方可能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