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融资租赁行业的2019,租赁的行业清洗大幕逐渐拉开,行业逐步走向规范。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在此,整理了2019中国融资租赁行业十大事件,记录行业的发展历程,助推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金融租赁行业首个自律公约发布
2019年1月,中国银行业协会金融租赁专业委员会在京发布了金融租赁行业首个自律公约——《中国金融租赁行业自律公约》。《自律公约》要求,为不断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质量,逐步降低售后回租的业务比例,开展售后回租业务时,租赁物必须由承租人真实拥有并有权处分。
《自律公约》主要从遵章守法、业务体系建设、公司发展战略以及从业人员管理等方面分别进行了约定。其中,主要包括遵章守法行为、严守商业道德、行业自律原则、强化内控建设、制定发展战略规划、建立合理定价体系、建立关联交易管理制度、建立租赁物评估定价体系、降低售后回租业务比例以及加强对全体会员机构从业人员的自我约束管理和教育培训等内容。
二银保监会出台“23号文”整治乱象
2019年5月17日,银保监会印发《关于开展“巩固治乱象成果促进合规建设”工作的通知》(银保监发〔2019〕23号)(简称“23号文”),以巩固前期整治工作成果,防止乱象反弹回潮,推动银行业保险业实现高质量发展。“23号文”涉及到了银行、信托、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保险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消费金融公司、财务公司、汽车金融公司等机构。
根据23号文,2019年整治工作力争实现三个目标:一是查处屡查屡犯,消化存量;二是查处重点风险,遏制增量;三是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3号文”对金融租赁公司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工作要点:
1.宏观调控政策执行。违规开展房地产业务;违规向地方政府及融资平台提供融资等。
2.公司治理。
3.资产质量。未按规定做实资产质量,未按规定计提拨备等。
4.业务经营。违规以公益性资产、在建工程、未取得所有权或所有权存在瑕疵的财产作为租赁物;违规开展固定收益类证券投资以外的投资业务;未做到洁净转让或受让租赁资产,违规以带回购条款的租赁资产转让方式向同业融资,违规通过各类通道实现不良资产非洁净出表或虚假出表,人为调节监管指标;专业子公司、项目公司未在公司授权范围内开展业务等。
三中车金租正式开业,多家金租公司筹备中
作为2018年唯一获批筹建的金租公司,中车金融租赁有限公司于2019年2月正式成立,并成为全国第70家金融租赁公司。中车金租注册资本30亿元,由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天津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出资设立的金融租赁公司。
近两年,金租牌照的审批数量急速放缓。或许也是因为金融租赁牌照的稀缺性,资本对于金融租赁行业的投资热情仍在萌动。
2019年9月25日,中国银保监会非银部已初步同意在内蒙古包头市设立一家金融租赁公司,注册资本金30亿元。
9月30日,青岛农村商业银行发布公告继续推进筹建金融租赁公司,据公告,拟投资设立的金融租赁公司注册资本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含),青农商行出资不低于人民币5.1亿元(含),公司拟命名青岛蓝海金融租赁公司。
此外,中国银行行长刘连舸在该行2018年度业绩发布会上透露,中国银行完善综合经营牌照,推动设立金融租赁公司。
四42.61亿元控股邦银金租,中原银行拿下金融租赁牌照
10月16日,中原银行发布公告,其42.61亿元收购邦银金租90%股权事项获中国银保监会批复,中原银行成为其控股股东,通过收购的方式获得一张金融租赁牌照。受让后,中原银行合计持有邦银金租27亿股股份,持股比例为90%;河南万松合计持有邦银金租3亿股股份,持股比例10%。
对中原银行来说,在牌照发放放缓的背景下,收购也是获得金融租赁牌照的“捷径”。
五海通恒信赴港上市,年内7家租赁公司赴港IPO
2019年6月3日,海通恒信国际租赁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联交所正式上市,开启了国际资本市场之旅,成为国内首家上市的券商系融资租赁公司。海通恒信登录香港联交所主板,本次发行引入了国盛海外控股(香港)有限公司、上海强生控股(600662.SH)及SBI香港作为基石投资者,三家机构的认购额分别为4亿元人民币、3亿元人民币及1000万美元。
2019年,共有7家租赁公司申请赴港上市:国际友联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海通恒信国际租赁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香港)航运租赁有限公司、鑫桥联合金融服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中关村科技租赁股份有公司、宏泰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喜相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其中前面3家已成功上市。截至目前,共有15家租赁公司在港交所上市。
六现场检查!北京、上海、深圳“体检”融资租赁业!
2019年9月,深圳、上海、北京等地金融监督管理局陆续宣布开启对辖内融资租赁公司的现场检查。
9月16日,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发出检查通知,9月起对部分融资租赁企业开展现场检查工作。检查范围涉及公司治理情况、内部管理情况、业务管理情况、财务管理情况、企业经营状况、其他有关风险情况等。
北京市自2019年9月起开展典当行、融资租赁、商业保理三类行业现场检查工作。
9月11日,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也开展这项工作,布置了下一阶段融资租赁的监管要求和具体工作安排。除此前一直关注的注册资本实缴、信息报送、注册经营地、违规融资等情形外,首次从监管层面关注融资租赁企业的标的物合规性、融资集中度、计提风险准备金等情况。
七上海、天津公布近600家经营异常融资租赁公司
2019年8月起,上海市和天津市先后公布两批经营异常的融资租赁公司,累计分别将554家和35家融资租赁公司列入“黑名单”。其中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发布的经营异常融资租赁公司相关情况公告指出,异常情况包括无实缴资本、6个月以上未经营、未按时填报企业自查表、未按监管要求接入数据报送系统在线报送企业经营数据等。
此举或意味着强监管下的行业清洗正拉开局面。
八金租公司业务采用LPR定价机制
2019年8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告决定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简称“LPR”)形成机制,要求各银行在新发放的贷款中参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进行定价。在这之后,不同金融机构间的利率传导效应正在显现。
日前有消息称,在2019年年底之前,央行上海总部要求金融租赁公司80%的新增合同需以LPR机制进行定价;到2020年,所有新增合同均需采取LPR机制进行定价。目前已有金租公司在新增合同中依照LPR机制定价,但遭遇了客户短期内无法接受等执行难题;而融资租赁公司暂未出现相关案例。
而在12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9〕第30号》,推进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平稳转换。自2020年1月1日起,各金融机构不得签订参考贷款基准利率定价的浮动利率贷款合同。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转换以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为定价基准加点(加点可为负值),自2020年3月1日开始,原则上应于2020年8月31日前完成。
九江西金融监管局首次颁发“融资租赁公司经营许可证”
2019年10月,江西省金融监管局将首张融资租赁公司经营许可证颁发给江西省金控融资租赁公司。此后,江西省金融监管局全省第二张融资租赁经营许可证落地赣州发投集团旗下赣州发展融资租赁有限责任公司。
短短不到10天,两张“融资租赁公司经营许可证”的颁发,或意味着融资租赁公司作为持牌金融机构的大幕正式拉开。
而在2019年12月,江西金控商业保理有限公司取得江西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商业保理公司经营许可证,这也是中国第一块商业保理公司经营许可证。
十多家融资租赁公司高管变动潮
2019年以来,金融行业高管更迭已成为常见现象,金融租赁行业也不例外。据不完全统计,下半年以来32家金融租赁公司的54位高管发生了变动,其中不乏董事长、总裁这类“大佬”的变更。在2019年,包括兴业金租、平安国际租赁等公司在内的多家租赁公司都有高管层面的调整。
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至少有16家融资租赁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等高层调整。
附表:2019年16家融资租赁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等高层调整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