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我国租赁,既要借鉴、学习外国的有益方式,更要善于总结自身的实际经验,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租赁路子来。”

------荣毅仁
搜索:

我国融资租赁企业分类有哪些?

  讲这点题外话是因为还有很多人搞不清楚金融租赁和融资租赁的区别,其实在国内,以上两类公司都是经营融资租赁业务,只是公司类型不同,这里简单讲下。
 
  按公司性质分,我国融资租赁企业分三类(数据来源:商务部《2015年中国融资租赁业发展报告》):
 
  1、金融租赁企业:指经银监会批准,以经营融资租赁业务为主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受银监会监管,具体规定按照《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此类企业多是银行背景,股东资金优势明显,数量不多,截至2015年底共49家,但是业务规模庞大,在租赁业务中占据近一半的市场份额。
 
  2、外资融资租赁公司:是指由外商投资的融资租赁公司。受商务部监管,具体规定参照《外商投资租赁业管理办法》。因融资渠道相对多元化,资金实力较为雄厚,业务能力较强,且企业的数量最多,数量占比超过90%。
 
  3、内资融资租赁公司:是指内资试点的融资租赁公司。受商务部监管,具体规定参照《融资租赁企业监督管理办法》。
 
  按股东背景分,又可以分为三类(参考资料:前瞻产业研究院《2016年中国融资租赁行业研究报告》):
 
  1、银行系租赁公司。以国银金融租赁、工银金融租赁等为代表,其特点是对银行的依赖性较强,业务项目来源于银行内部推荐,客户定位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业务集中于飞机、基础设施等大资产、低收益的大型设备领域,业务类型以回租赁为主。
 
  2、厂商系租赁公司。以中联重科、西门子、卡特彼勒租赁等为代表,其客户绝大部分集中于设备厂商的自有客户,租赁对象一般为厂商自身设备,以直租赁交易结构为主。实际上是股东从事租赁服务的一个负债、投资、营销和资产管理的平台。
 
  3、独立第三方租赁公司。以远东宏信、华融租赁为代表,他们为客户提供包括直租赁、回租赁等在内的、量身定制的金融及财务解决方案,满足客户的多元化、差异化的服务需求。
 
  在中国市场上融资租赁为什么是以大资产,大回租业务为主?
 
  第一,这与中国特有的强监管、行政化的银行信贷体制有关。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这种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二元分割的体制特征在我国长期存在。
 
  第二,落后地区捉襟见肘的财政收入和日益增长的公共支出以及投融资需求改变了地方政府的行为,助长了行政对经济活动和银行信贷分配的干预行为。借助这种天然优势,地方政府负债规模急剧上升,中央政府不得不出手去杠杆。在去杠杆的过程中,银行的退出,给以信托为代表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提供了巨大的业务空间。2012年地方政府负债规模从10.77万亿,增加到2017年的41万亿,这一期间也是融资租赁资产规模快速增长的时期。
 
  对于融资租赁而言,一方面填补了银行从基因里“看不上”的非国民金融信贷市场的空白,另一方面也抓住了政府平台融资的历史性机遇。
 
  我认识的融资租赁
 
  在中国,融资租赁早已不是单纯的为了解决企业(或政府)资金紧张而使用的工具,很多企业寻求外部融资租赁资源或者自建融资租赁公司,主要是为了优化公司财务报表,推进企业融资、上市。更有甚者,有一些企业成立融资租赁公司在看好的朝阳行业大肆开展融资租赁,要求租赁公司(大部分为初创公司)以股权做担保,来扩大产能及再投资,往往初创公司不能很好的规划现金流和控制风险,这样遇到还款困难时,融资租赁公司就合法的获得了初创公司的股权。这其实是把融资租赁当做兼并收购的一种手段了,而它刚刚接触初创公司时你很难看出它背后隐藏的心机。
 
  在目前PPP项目大兴之时,融资租赁行业的机遇也很大,
 
  1、靠建筑行业,可以开发城市的基础设施项目,自来水、火电供热等项目,政府只需出小部分资金,由融资租赁或者建筑企业出大部分资金成立项目,融资租赁公司可以迅速将这些优质项目打包推向资本市场,迅速的回笼资金,再投资其他的PPP项目,这一案例的典型代表就是上海建工融资租赁团队。
 
  2、背靠医疗系统,开发城市基础医疗的建设,近年来全国各地医院都面临城区新设而引起的医院搬迁和拓展建设,而医疗设备采购价格高昂,这是融资租赁行业的一直以来的主要目标,因此背靠医疗系统,申报医疗相关的PPP项目也是一大机遇。标杆企业有:国药控股融资租赁团队,西门子租赁等。

咨询电话:010-69711256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高里掌路3号院17号楼

Copyright@2010版权所有:融资租赁名家讲堂-李鑫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2028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