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金融城发布最新研究报告——《金融科技赋能汽车融资租赁行业创新发展》(下称《报告》)。《报告》深入研究了汽车融资租赁行业发展环境,系统阐述了其发展现状、产品创新、风险管理,以及金融科技在这些业务环节的落地实践,全面展望了其发展机遇与挑战,为汽车融资租赁业务发展提供了深刻的市场洞察。
2018年汽车行业销量迎来28年以来的首次收缩。《报告》指出,汽车行业发展虽放缓,但保有量、销量尚未见顶,其中保有量仍有翻倍空间,“未来3年汽车金融市场规模将保持20%左右的复合增速。”万亿级汽车金融市场释放诱人机会,汽车融资租赁市场潜力巨大。
金融城发布报告时表示,“相关法规的出台将为汽车融资租赁行业设定发展的轨道,有助于整个行业稳健发展,行稳致远”。
未来三年市场规模近4000亿
作为一种购车方式,汽车融资租赁对国内大部分消费者来说不算熟悉,但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早已成为主流的购车方式。
与传统车贷、汽车分期等金融服务相比,汽车融资租赁更侧重购车、用车,通过长时间的租赁,以低利率、低首付的优势,让消费者能够拥有更好的服务体验。租赁期结束后,可退可买可续租的方式让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
《报告》援引的数据显示,我国汽车融资租赁未来三年市场规模近4000亿元。
借助金融科技的强大力量,汽车融资租赁行业呈现出主体逐渐向年轻化、低学历、三四五线城市用户靠拢的新趋势。这部分群体对汽车的所有权并不看重,而更在意汽车的“使用权”以及“服务体验”。同时,他们对超前消费的意愿更强,能够接受“年化利率更高而方案更为灵活”的汽车融资租赁产品,因此这方面汽车金融服务需求潜力巨大。
四足鼎立的市场格局或被打破
目前,中国汽车融资租赁的市场格局有四类主体,包括厂商系、专业的融资租赁公司、经销商系以及互联网系。行业集中度不高,头部企业和寡头垄断现象也暂未出现。
《报告》分析,厂商系拥有强大的资金优势、车源优势,但车型丰富度有限;经销商系车辆丰富度最高;专业租赁系凭借成熟的业务模式具有一定竞争优势;互联网系在场景创新、金融科技应用方面具备一定优势,成长速度快。
汽车融资租赁被广泛持续关注,BATJ作为资本风向标早已进行了布局,近两年共计投资约200亿人民币。
金融科技赋能行业发展
尽管我国汽车融资租赁行业在近年来步入快速成长期,但也面临很多问题,比如融资渠道有限,获取资金困难且成本较高;下沉市场,次级消费人群的风控难度大等。
《报告》强调,汽车融资租赁行业未来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在于金融科技的深化应用。报告通过典型案例分析表明,汽车融资租赁机构可以通过机器学习等方式,将渠道准入标准、客户准入标准、产品和定价模型等原来完全由人工预设的审核条件智能化,以此实现内部信息资料与外部数据源链接、线上签约和资料归档等过程的自动化,提升业务系统的效能。还可以通过SaaS云平台的方式,向上下游合作企业低成本高质量的输出获客、定价、风控等方面的技术能力。
金融科技赋能汽车融资租赁行业创新发展,作为业务覆盖汽车全产业链的综合性服务平台,惠翔科技重视与金融科技的融合,不断创新业务模式,稳中求进,强化业务风险管理,加速全产业链合作,助力推进汽车全产业链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