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我国租赁,既要借鉴、学习外国的有益方式,更要善于总结自身的实际经验,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租赁路子来。”

------荣毅仁
搜索:

庞大集团资金链告急:融资租赁等逾期纠纷案频发

  近日,庞大汽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庞大集团”)发布《高级管理人员减持股份计划公告》称,高管集体以个人资金需求为由减持股票不超过405万股。经梳理发现,这些高管近一年来已多次减持股份,有业内人士表示,在庞大集团爆发财务危机之时,高管集体减持股票或存在套现跑路的嫌疑。
  
  近期关于庞大集团的负面新闻层出不穷,从拖欠员工工资到大量出售4S店,再到控股股东股份被冻结,庞大集团似乎经历着一场关乎生死的重大变革,而资金链问题已成为其激进扩张下难以挥去的阴霾。
  
  2011年,一辈子只做卖车一件事的庞庆华先生带领庞大集团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筹集资金高达63亿元。
  
  彼时,庞大集团是“中国汽车销售服务十大企业集团”第一名,全球市值最高的汽车经销商集团。
  
  如今,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冻结,卖资产断臂瘦身等事件让昔日汽车经销商第一股黯然失色。
  
  员工工资拖欠多月、高管减持、4S店携保险押金跑路
  
  同时,经发现,位于北京的庞大乐悦江淮店不知所踪,其网页上留有的电话拨打后竟显示为空号。有多位车主表示,全国各地都存在庞大集团的4S店携其保险押金跑路现象。此外,有庞大集团的员工反映,高层领导电话打不通,工资已多月未发,由于社保等原因暂时还无法完成离职手续。对此,有庞大的财务人员表示,正在处理这些后续工作,但是押金尚不知何时能退还。
  
  根据庞大集团公布的三季度财报显示,今年1~9月,该公司营业收入为369.86亿元,同比去年减少27.2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2.34亿元,同比骤降170.7%,总资产较去年同期缩水近三成,显示出较大的经营压力。
  
  资料来源:庞大集团2018年第三季度报告
  
  伴随着公司经营状况下滑而来的还有庞大集团股东中出现的减持潮。
  
  11月23日,庞大集团公告显示,该集团高管蔡苏佳、赵旭日、刘宏伟拟分别减持不超过75万股;高管孙大志、曹学军、杨恒拟分别减持不超过60万股,分别占上述人员持股总数的25%,即上述高管拟合计减持不超过405万股。
  
  该公告一出直接导致当日的股价下跌6.25%。
  
  而使庞大陷入危机的导火线是去年因信息披露违规而被证监会立案调查。今年5月16日,中国证监会拟决定对庞大集团给予警告,并处60万元罚款;对庞大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庞庆华给予警告,并处以90万元罚款。
  
  然而事情并未结束,上海创远律师事务所的许峰律师告诉记者,有众多投资者仍然在向庞大集团进行索赔。目前他正在统计投资者损失数额,推进庞大集团信息披露违规调查一案。
  
  证监会对庞大集团的此番调查,对资产负债率高的庞大集团来说,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投资者和金融机构开始对庞大集团丧失信任。庞大集团在2018年半年报中也表示,被中国证监会调查事件给公司的经营带来的负面影响持续发酵,叠加2018年度的整体资金环境偏紧等因素,公司的融资困难、资金紧张问题进一步凸显,继而严重影响并制约了公司的正常经营。
  
  一方面直接导致投资者和金融机构开始对庞大集团丧失信任,加大了公司的融资难度。在市场整体资金环境偏紧的大背景下,公司融资困难、资金紧张问题进一步凸显。2017年数家银行共从庞大抽贷60亿元,而2018年截至10月底已经抽贷160亿元,合计抽贷约220亿元。
  
  另一方面,庞大集团虚假陈述可能使其面临着被广大股民起诉的风险。今年7月6日,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了首批11名投资者的起诉。
  
  庞大集团也在2017年年报和2018年半年报中两次强调,被调查事件给公司的经营带来的负面影响。
  
  为缓解资金压力,庞大集团进行了许多尝试,除了多次进行融资外,还通过卖店裁员回笼资金。
  
  这意味着,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庞大集团3次抛售旗下14家4S店,包含5家奔驰店等优质资产。
  
  不只是转让资产,庞大集团还在不断裁员。公司在2018年半年报中称,其正通过减员增效的方式,尽最大努力维持公司的正常经营。其实,近年来,庞大集团一直在裁员。据财报,2017年底,公司员工数为26359人,与2012年底相比,员工数减少了13031人。
  
  然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些措施并不足以有效解决庞大集团所面临的问题。
  
  融资租赁等逾期纠纷案频发
  
  在今年6月19日,庞大甚至出现了“逾期”付款。
  
  1、因与海通恒信发生纠纷,庞大集团控股股东股份被冻结
  
  10月12日晚,庞大汽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海通恒信国际租赁有限公司(简称“海通恒信”)因与公司发生纠纷,向上海金融法院申请财产保全,上海金融法院冻结了庞庆华持有的公司股份13.629亿股。
  
  公告内容显示,庞大集团于2016年12月与海通恒信签订了融资租赁业务服务,公司以试驾车、维修类设备等为融资标向海通恒信融资2.4398亿元,租赁期限为36个月,庞庆华为本项融资提供连带责任担保。截至10月12日,庞大集团与海通恒信融资业务逾期金额为1996.5万元,未到期金额7986万元,总计9982.5万元。
  
  海通恒信向上海金融法院申请财产保全,上海金融法院冻结了庞庆华持有的全部庞大集团股份,占庞大集团总股本的比例为20.42%;其中累计质押股份占其持股总数的比例为99.98%,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20.41%。因此庞大集团在风险应对措施中表示,控股股东庞庆华所持庞大集团股份基本都为质押股份,被司法冻结事项暂未对公司的正常运行和经营管理造成影响。
  
  2、已遭到上海、天津等多地法院股权冻结
  
  不仅如此,在庞庆华所持全部公司股票被上海金融法院冻结后,庞大集团又因为与中机国能融资租赁有限公司的纠纷导致庞庆华股份被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法院轮候冻结(轮候冻结是指对已被法院冻结的存款,其他法院也要求进行冻结,只要前一冻结一经解除,登记在先的轮候冻结即自动生效,无需等到新冻结手续办理完毕的制度)。
  
  至此,庞大集团已遭到上海、天津等多地法院股权冻结。
  
  在接下来的10月29日,英联视公司以合资合作开发房地产合同纠纷为由,将奥吉博瑞、庞庆华(担保人)诉至北京二中院,要求奥吉博瑞归还本金及违约金共计179884000元、庞庆华承担连带责任,庞庆华所持庞大的全部股份再次被全部冻结。
  
  经营管理困境
  
  有投资专业人士表示,资金断裂并不可怕,最主要的是经营模式是否存在问题。
  
  据分析,庞大集团出现财务危机的原因包括:其一是在团队管理上出现问题;其二是整体的经营策略太激进,没有控制好投资的节奏;其三则是没有提升自身的经营能力。
  
  根据庞大集团的招股书显示,庞大集团的前身是冀东机电,由冀东物贸和杨家庆、张光辉等10名自然人共同出资设立,在河北滦县发家。2011年,庞庆华带领庞大集团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筹集资金高达63亿元。彼时,庞大集团是“中国汽车销售服务十大企业集团”第一名,全球市值最高的汽车经销商集团。
  
  除了团队管理上或存在问题之外,庞大集团盲目扩张土地的举措也一直被人所诟病。根据庞大集团2011年半年报显示,在近一年的时间内,庞大集团新增410家汽车经营网点。2015年年报中提到,自有物业门店建筑面积为225.12万平方米。截至2017年12月31日,庞大集团在国内28个省、市、自治区以及蒙古国共拥有1035家经营网点,其中包括705家4S店。其甚至还拥有房地产公司进行楼盘的开发。
  
  与其他经销商旗下4S店大多采取的租赁土地建店方式不同,庞大集团则是直接购买土地建店。庞庆华曾介绍:“其他公司租地多,我们买地多。”他解释,之所以自购地多,主要是租地建店涉及落户难以及核销利润的问题。
  
  然而快速扩张的手段并没有带来积极的效益,相反却加重了庞大的资金负担。随着资金压力趋紧,庞大集团开始紧急抛售资产,目前公司已经采取了出售旗下4S店、引入战略投资等方式来化解其债务危机。为缓解资金压力,庞大集团先后在今年5月和8月进行两次大规模出售旗下4S店:5家奔驰4S店以12.53亿元出售给广汇集团,9家4S店以10.93亿元出售给大连中升。
  
  躺着赚钱的时代已然过去,一是如何更好的顺应时代谋变,二是不盲目投资扩张,三是如何更好的管理与经营,或成为当下企业应认真思考之题。

咨询电话:010-69711256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高里掌路3号院17号楼

Copyright@2010版权所有:融资租赁名家讲堂-李鑫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2028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