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获悉,自2017年4月正式营业以来,落户两江新区江北嘴的海润紫荆国际融资租赁有限责任公司(下简称“海润紫荆”)目前已累计提供了2.1亿元的资金服务,有力助推了两江新区实体经济的发展。
工商信息显示,海润紫荆于2016年10月完成注册,注册资本为3亿元,股东包括正信永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及香港宏鑫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经营范围涵盖国内外各种设备的租赁业务、租赁资产的残值处理及维修、商业保理等。
作为两江新区重点签约项目之一,海润紫荆自落户以来便专注于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助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传统制造业是我们的重点投资方向之一,加上重庆是制造业大市,无论是供给端还是需求端,都有不小的融资租赁现实空间。如装备制造业中的大型机床、轨道交通设备都适合融资租赁开展业务;其次,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需求端也为融资租赁提供了很多机会。”海润紫荆负责人黄杰说。
据他介绍,去年以来,海润紫荆先后投入了2.1亿元用于两江新区范围内两家汽车零部件企业的设备租赁业务。更加重要的是,利用融资租赁这种模式,企业使用设备的综合成本也从13%~14%降到了10%左右。
而随着新兴经济业态的不断涌现,海润融资租赁也在不断调整业务方向。黄杰介绍,今年,海润融资租赁将着重从科技金融等方面发力,介入场景类租赁业务以及民营医院等领域。
以场景类租赁为例,海润紫荆将逐步开展在汽车消费贷领域的探索。据悉,海润紫荆将会借助相关的大数据系统,打通银行和车管所之间的信息通道,从而提高资金的安全性。
事实上,汽车消费贷目前已经成为各路资本争相涌入的新蓝海。数据显示,2017年国内汽车金融消费信贷规模达到了1.25万亿元,2018年预计将达到1.5万亿元。
此外,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深入,海润紫荆也将借助两江新区作为重庆自贸区核心区、中新示范项目核心区等政策优势,开展国际业务。
“两江新区正在积极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区位优势突出,政策配套也很到位,我们将继续在此深耕,助推两江新区和重庆的经济社会发展。”黄杰说。
近年来,两江新区积极引进新型金融机构,积极引进消费金融、融资租赁等新型金融公司。截至2017年底,两江新区融资担保公司23家,业务规模占全市3/4;备案股权投资企业和股权投资管理企业252家,数量超过全市2/3;融资租赁公司53家,占全市2/3;商业保理公司53家,占全市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