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我国租赁,既要借鉴、学习外国的有益方式,更要善于总结自身的实际经验,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租赁路子来。”

------荣毅仁
搜索:

汽车融资租赁乱象:风控缺失 骗贷者如影随形

  从2015年成立至今,已有两年时间,张强成立的追车公司已成功追回上千辆车,有1.6万租赁商户会员,网络已覆盖31个省。
  
  在汽车融资租赁行业,从来都不缺骗贷者。
  
  攻与守的博弈大戏正在上演。
  
  而作为正义一方的融资租赁机构却有些许的无奈。
  
  乱象滋生
  
  随着汽车产业进入存量竞争时代,融资租赁成为激发行业发展的动力。然而,在车融资租赁机构如雨后般涌现的同时,乱象与风险也在逐步凸显。
  
  目前,国内的汽车融资租赁行业还处在初级阶段,注册的公司近10万家,但真正经营的只有3万家,而这些公司共同的特点是小、散、乱。
  
  正是因为如此,各家机构都独成体系,互不融通,风控环节的缺失,让许多骗贷者有可乘之机。
  
  据一家汽车融资租赁公司工作人员透露,目前,融资租赁公司在与租车人面签时,只审核驾驶证、身份证,以及信用卡等信息。再深入一步,租赁公司还会审查一下租车人征信报告。
  
  “一些小型的融资租赁公司还处在原始阶段,只是将租车人的信息进行简单的记录。” 信租创始人百晓生称。
  
  这样审核下来,机构审核的通过率在60%-70%。甚至某些融资租赁机构为了眼前利益,刻意放宽了条件,将车租给了“黑户”。
  
  在没有管制的情况下,一人多租成为行业普遍的现象。“骗贷者可以在一条街上,骗走多台车。其中,有一个人曾骗走过百余辆车”。
  
  百晓生指出,现在许多骗贷者都是所谓的“枪手”,年龄在23岁-30岁之间,他们一般会将车抵押给其他收车机构。因为车的利润很高,像30万的奥迪,收车机构10万就可以拿到,从而就可赚取高额的差价。”
  
  追车大队
  
  有人偷车,自然就会有人追车。在汽车融资租赁行业,诸多中大型租赁机构都会成立追车团队,其中包括诸多互联网平台。
  
  而对于小型的机构,由于资金及能力有限,它们都会求助于第三方平台。
  
  作为追车大队的一员,张强(化名)成立了一家第三方追车公司。当有人问及,为何成立这样的一家公司时,张强都会说,“因为租赁行业太乱了。”
  
  从2015年成立至今,已有两年时间,张强成立的追车公司已成功追回上千辆车,有1.6万租赁商户会员,网络已覆盖31个省。
  
  据张强讲述,他的朋友曾开过4S店,因车不太好卖,就转做租赁行业。在加盟了一家融资机构,不到3个月的时间,他的一辆车被骗了。
  
  “在给他找车过程中,我发现租赁机构之间并不想建立起联系。因为同行是冤家,这个人骗了我,我要是不告诉你话,或许他明天就可能去骗你。”张强称。
  
  数据分析显示,如果投放3000台的话,可能有近30台车被骗。而这个时候,就需要追车大队“出马”。
  
  在追车的过程中,有困难与障碍,斗智斗勇的大戏时常上演。
  
  攻守博弈
  
  骗贷者在得到车后,首先会将车上的GPS拆掉,让车“潜行匿迹”。
  
  而张强就会启动全国追车系统,发动各地融资租赁公司帮忙找到并追回这台失车。
  
  不过,这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一些骗贷者负隅顽抗,甚至跟追车人员耍起了心眼。
  
  据张强回忆,在成立追车大队早期时,一位骗贷者曾将车藏在大货车。而追车人员也只会盯着小车,几经辗转,跨越山东、山西、河南等省,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货车到目的地后,追车人员才知道,这是个煤炭中转站,而车被他们藏在了煤堆之中。”
  
  “目前,绝大部分车已经被我们找回。当然,也会存在落网之鱼,而这个概率在千分之三到千分之八之间。”张强直言。
  
  成立追车团队是减少损失的重要手段,而防控风险更为重要,建立一套完善的风控体系成为融资租赁行业的重中之重。
  
  其中,像一嗨租车、神州租车等的大型的租赁平台通常会有一套管理系统,可以有效避免“一人多租”的现象。而小型的融资租赁公司则会将数据交给第三方平台管理。
  
  据张强介绍,目前,已有80%以上租赁公司接入到团队开发业务系统中,共收集了7.3余条骗租信息,及约1.5万辆失车信息。租赁公司只要输入身份证信息,就可知道这个人是否存在骗租的情况。
  
  在一些互联网金融平台,风控更为严格。一家互联网金融平台负责人表示,现如今汽车金融如此火爆,很多人也看到机遇的同时,风险也与之并存。
  
  目前,风险可以通过商业模式和先进的技术手段控制。“做好风控是第一步,要不然坏账一旦提高,一切都是白扯。”前述负责人称。
  
  花生好车联合创始人陈云鹏表示,汽车金融的风控应该由两个闭环组成,车的闭环和人的闭环,车和人应相辅相成紧密结合在一起。风控的闭环需要有一个抓手去不断地往前推进,和迭代业务链。
  
  “平台要着重掌握用车的线下消费场景,在场景内可以把控交易的真实性,以及审核购买者身份的真实性,甚至还可以更多维度上划分数据,根据消费者个人特点、消费地域特点、消费时长、消费价值上的分布,做有针对性的风控。”陈云鹏直言。

咨询电话:010-69711256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高里掌路3号院17号楼

Copyright@2010版权所有:融资租赁名家讲堂-李鑫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2028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