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GDP增速“破七”显示出当前经济形势之严峻。但也有经济学家指出,经济数据探底的背后,是中国经济主动调整结构并且加速、进入实质发展过程。近期来自外媒的调查也指出,当前中国全社会仍看好经济的未来,而由于社会融资成本正在走低,企业经营者也保持着乐观的态度。
金融是百业之母,从来都是牵动实体经济企业喜忧神经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在当前经济形势下,需要更多调动潜力、活力的因素来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升级,而在金融体系中最有活力和潜力的毫无疑问当属互联网金融。
10月16日,就在三季度GDP数据公布前3天,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主持召开的金融企业座谈会上提出,鼓励互联网金融依托实体经济规范有序发展。实际上,自2014年初互联网金融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到成为“十三五”规划建议的重要内容,互联网金融一直被寄予厚望,其中最大原因就在于对于实体经济的助力作用。
互联网金融 带来实体经济融资变革
作为国民经济的压舱石,实体经济不仅是创造财富的源泉,也是最大的就业容纳器和创新驱动器,其重要性无需赘言。但中国实体经济的金融环境一直颇为艰难,尤其是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长期面临着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问题。
我们看到,一些有企业家参加的经济形势座谈会往往会演变成对金融系统的声讨会:有些企业家自称有很好的项目,可银行就是不给贷款,或者给融资但成本太高;有些企业因银行信贷收缩导致资金链断裂。
最令人困惑的是,从去年以来央行不断放松银根,连续多次降息降准,但商业银行的企业中长期贷款和投资规模仍然回升较为缓慢,可见流动性宽松并没有通过信贷路径有效传递到实体经济。
而在另一个维度上,由于传统增长引擎失效,政府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号召,但传统金融机构能够为新兴产业提供多大的支持,也成为一个疑问。
研究者指出,银行信贷资金偏好低风险,导致政府提倡的创业经济和信贷资金在风险收益匹配度上错位;信贷资源配置效率不高,更是阻碍了投资者和融资者的连接渠道。而只有来自各个层次的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才是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有效路径。
改革30多年,中国居民财富积累激增,提供了社会投资的不竭源泉,这些巨额财富如果能更加高效地被用于发展经济,无疑是国民经济的福祉。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对此提出了重要的关注,称要“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降低社会融资成本,让更多的金融活水流向实体经济”。
就是在这种投融资供求极度矛盾的情况下,信息技术带来的互联网金融变革一触即发,以e租宝为代表的一批互联网金融企业横空出世,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降低社会融资成本,成为创新金融的代名词,也成为了实体经济的有力支持者。
一项外媒的调查称,目前中国企业的融资成本正在降至201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这其中有央行数次降息降准逐渐渗透的影响,也有互联网金融的重要作用。
截至2015年10月,互联网金融仅网贷一项业务的累计成交额就突破了一万亿,大致相当于号称“宇宙第一大行”的工商银行在2014年的全部新增信贷额。互联网金融崛起速度之快,潜力之大,趋向性之明显,让人无法忽视。
从客观上,互联网金融带来“鲶鱼效应”,倒逼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开始积极转型面对市场竞争。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2014年《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超过四成的银行家认为互联网金融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8.5%的银行家甚至认为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有颠覆性的影响。
在中国经济努力走出寒冬的背景下,互联网金融带来的金融改革新气象令人欣慰:金融效率在提高,金融业整体风险溢价在降低,金融业务的成本结构与商业生态在改变。
这种自下而上的市场自发力量带来的良性竞争显然为政府所喜。今年7月,互联网金融的首部“基本法”颁布,互联网金融首度受到官方正名,宣告野蛮生长的时代退去,行业发展的真正序幕才刚刚拉开,而这也意味着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之路才刚刚开启。
以e租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平台,目前正在成为为实体经济输血的生力军。2014年7月e租宝上线,以融资租赁债权转让信息服务为主业,开创了资产对个人的A2P(Asset to Peer)模式,运营一年多以来,累计成交额已经突破500亿元,成就斐然。
e租宝的成功,从根本上而言是由模式创新决定的。与普通的P2P模式相比,A2P模式的生命力在于提供特色化、精细化和专业化服务以及具有高成长性的基础资产端,代表着互联网金融的未来发展方向。而从政策导向上来说,A2P模式又结合了政府力推的两个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金融概念,即融资租赁与互联网金融,这无疑是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金融创新。
融资租赁对于实体经济到底有多重要?今年8月,李克强总理主持的国务院相关会议提出,要加快发展融资租赁行业,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融资租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利好政策接连出台。融资租赁以融物代替融资,其资金流向一般为大型工程项目、制造业企业,是无可取代的实体经济助力器,正在被政府大力推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张承惠表示,通过发展高端核心装备进口、清洁能源、社会民生等领域的融资租赁业务,帮助企业有效改善现金流,可以拉动这些领域的企业投资,优化我国产业结构,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
A2P模式的诞生为融资租赁行业提供了社会直接融资的渠道,破解了行业发展至今形成的诸多难题。在A2P模式下,融资租赁公司将债权转让给海量的个人投资者,等于盘活了来自实体经济企业的资产,通过线上信息推动线下实体经济资源优化配置,从而为实体经济输入了宝贵的资金血液。
由此,融资租赁行业可以不再过度依赖银行信贷,摆脱束缚加快发展;个人投资者可以直接参与优质的实体经济企业融资项目,从中获得较高的收益;而实体经济企业则是最大受益者,其资金可获得性大大提高,融资成本相对降低,可谓是一举多赢的局面。
互联网金融最重要的是风险管理,A2P平台具有天然的风控优势,相比传统P2P平台风险要小得多,这一点已经得到了业界认可。北京市网贷行业协会秘书长郭大刚认为,要想避免P2P平台可能出现的系统性风险,就要以创新模式推动互联网金融发展,互联网金融+融资租赁的A2P模式成为解决系统风险的一种好方法。
可以说,A2P模式已为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树立了标杆,人们逐渐意识到,金融创新不能只是空中楼阁,只有服务实体经济才是真正的由互联网带来的金融创新,而这从某种程度上也重新塑造了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格局,为整个行业赢得了声誉。
一路高歌猛进、“野蛮生长”至今,互联网金融行业还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尚未出台的监管细则、银行系转型互联网金融的竞争加剧等等,都让互联网金融行业存在不小的变数。但作为e租宝而言,凭借A2P助力实体经济的先发优势,目前已经赢得了市场,未来只会意味着更加巨大的市场机会。
在提振实体经济的背景下,随着互联网金融成为主流投资渠道、融资租赁行业迎来巨额债权市场,国家层面对于互联网金融和融资租赁行业的重视有了前所未有的提高。专家预测,到2020年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将达到12万亿元的规模,而这正是e租宝未来即将要对接的市场。
此岸望彼岸,逐渐成熟的e租宝已经做好准备,拥抱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