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我国租赁,既要借鉴、学习外国的有益方式,更要善于总结自身的实际经验,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租赁路子来。”

------荣毅仁
搜索:

十三五规划四大关键词:助推融资租赁登新高地

  11月3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下称《建议》)正式发布。梳理出四大关键词,分别是扩大金融业双向开放、扩大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外汇管理负面清单、完善金融监管框架。
  
  扩大金融业双向开放
  
  2015年,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和对内双向开放的举措接二连三,这无疑大大加快了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而在此次《建议》中,“双向开放”被多次提及。
  
  《建议》提出:扩大金融业双向开放。有序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推动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成为可兑换、可自由使用货币。
  
  资本市场双向开放,也有利于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步伐,推动资本项目可兑换。近年来,人民币跨境金融交易渠道逐步拓展,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有望在近期实现,外汇管理条例也在修订之中。在这一过程中,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显然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业内专家预期,2015年,中国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这一重大金融改革能够基本完成,并由此为人民币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SDR)创造有利条件。
  
  “双向开放”同样出现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部分。《建议》提出:秉持亲诚惠容,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完善双边和多边合作机制,以企业为主体,实行市场化运作,推进同有关国家和地区多领域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国际大通道建设,共同建设国际经济合作走廊。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是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实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需要。从自贸区试点,到“一带一路”战略,从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到出资设立丝路基金,中国新一轮经济开放步伐不断加快,金融业对外开放新格局正日渐清晰。在这一进程中,资本市场双向开放被给予厚望。业内专家表示,“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文件中,对金融业双向开放有不少描述:推动亚洲债券市场的开放和发展;支持沿线国家政府和信用等级较高的企业以及金融机构在中国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符合条件的中国境内金融机构和企业可以在境外发行人民币债券和外币债券等等。可以说,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利于运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更好地服务中国经济参与全球竞争。
  
  扩大民间资本进入银行
  
  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2013年以来,银监会开展了首批民营银行试点工作,批复筹建的首批5家民营银行目前已全部开业。在此次《建议》中,“扩大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再次出现。
  
  《建议》提出: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健全商业性金融、开发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分工合理、相互补充的金融机构体系。构建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银行机构体系,扩大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发展普惠金融,着力加强对中小微企业、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金融服务。同时提出:加强同国际金融机构合作,参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建设,发挥丝路基金作用,吸引国际资金共建开放多元共赢的金融合作平台。
  
  业内专家指出,今年以来,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三家开发性、政策性银行的改制方案终于靴子落地,金融机构尤其银行业面临的责任与挑战日益重大。不仅如此,面对网贷平台、众筹、第三方支付等一系列金融业态的新生,监管层将持何种态度,如何允许、鼓励其在合法范围内经营,又如何防控风险等,是对“十三五”金融监管提出的最大挑战之一。
  
  外汇管理负面清单
  
  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的成功经验正在逐步推广,中国外汇管理也正向负面清单模式转变。
  
  《建议》提出:转变外汇管理和使用方式,从正面清单转变为负面清单。
  
  业内专家指出,外汇管理负面清单是落实简政放权、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主体作用的现实需要,也有利于降低跨境贸易投资的成本,方便中国企业走出去、请进来,打通国内外两个市场的资本流动渠道。在人民币进入双向波动阶段、外汇流入流出渐趋平衡的背景下,实施外汇管理负面清单的时机已经基本成熟。
  
  此外,外汇储备管理制度也将进一步完善。《建议》提出:完善国有金融资本和外汇储备管理制度,建立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础设施,有效运用和发展金融风险管理工具。防止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
  
  业内专家指出,中国外汇储备数量十分庞大,因此外汇管理体制需要改革。现行的外汇管理制度,增加通货膨胀压力。
  
  完善金融监管框架
  
  “十二五”期间曾热议的一行三会合并、成立类似金融稳定委员会等“大一统”机构的做法,在“十三五”期间是否推进,此次并没有明示。不过,中国金融监管体系的完善还是被提上议事日程。
  
  《建议》提出:加强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建设,加强统筹协调,改革并完善适应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监管框架,健全符合我国国情和国际标准的监管规则,实现金融风险监管全覆盖。
  
  业内专家指出,应该在条件成熟时,建立具有政府管理职能的中国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金监会”),进行综合金融管理,负责统一制定金融业的发展规划,通盘考虑和制订金融法律、法规,协调监管政策和监管标准,监测和评估金融部门的整体风险,集中收集监管信息,统一调动监管资源。通过统一的监管机构,对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和其他金融部门和金融市场进行监管,以维护金融业和金融市场稳定发展。
  
  专家称:“融资租赁,金融和产业是密切结合、支持实体经济的,通过融资的方式达到融物的目的,本身对实体经济是很大的金融支持。整个前景在进入十三五之后会有更大的发展,首先是金融服务的多元化,还有对资本获得会有更大的便利性,对于整个租赁业的金融支持也是一个很大的促进的作用。总体来讲,展望未来五年的发展,中国融资租赁业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

咨询电话:010-69711256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高里掌路3号院17号楼

Copyright@2010版权所有:融资租赁名家讲堂-李鑫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2028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