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我国租赁,既要借鉴、学习外国的有益方式,更要善于总结自身的实际经验,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租赁路子来。”

------荣毅仁
搜索:

东疆打造国际飞机租赁聚集区 租赁公司达638家

 

不同于传统的金融中心,这里的大街上没有步履匆忙的商务人士,也不见川流不息的车流。然而,每年却有数以百架的飞机、上千亿元的资产在这里完成交易结算—本市东疆保税港区借鉴国际自由贸易港区模式,打造“专家+保姆”的全方位便利化服务,加速建设国际飞机租赁聚集区,助推天津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截至目前,东疆注册租赁公司达到638家,累计完成租赁飞机331架,融资租赁资产规模近2000亿元,聚集了全国95%以上的飞机租赁资产。

国内首建“中资回归”模式

航空航天产业位居本市八大优势支柱产业之首,飞机租赁产业是航空服务业的“龙头产业”,更是本市建设北方国际航运中心的最大“潜力股”。东疆管委会副主任兼东疆国际航运与金融发展促进中心主任张忠东向记者介绍,租赁飞机相比购买飞机能省下大笔费用,降低整个行业成本,最终能使老百姓花较少的钱乘坐飞机。

“我们要做‘东方爱尔兰’!”张忠东说,“我们借鉴全球飞机租赁业集中地爱尔兰发展模式,正在打造飞机租赁集聚区,全球任何地点办公的企业,只要一个电话或一封邮件,所有需求便会在最短时间内解决。”

张忠东是25人“专家团队”的“领队”。目前,该团队正在帮助国银租赁完成国内首单“中资回归”业务。“以前我国的航空公司租赁飞机,操作环节要在爱尔兰、开曼等地完成。”张忠东说,伴随着东疆飞机租赁产业日益成熟,越来越多的境外中资租赁公司愿意带着资产回国。“国银租赁就是看好东疆发展前景,计划从原注册地开曼‘归巢’。”张忠东说,这种尝试尚属首例。为此,张忠东和同事们从年初就开始与外管、税务等多个国家和地方部门协商探索,通过大量评估、预测和突破,最终打通了道道门槛,建立起国内首个全新的“中资回归”模式。

“保姆团队”全程帮办业务

 

 
 
 

记者发现,数百家落户东疆的飞机租赁公司并没有安排专职人员在这里办公,而是放心地把注册用章放在了政府组建的“保姆团队”。包括企业注册、登记、年检、变更、保税、记账等日常发生的大量琐碎业务,都由15名“保姆”全程帮办。

晚上9点,东疆投资服务公司的陆美岐还在忙着为企业打印增值税发票。“企业的办公地点散布在各地,我们作为‘保姆’,要争分夺秒完成委托。”陆美岐说,每天都会接到20—30份委托单,每个委托单就要开10张到20张发票。

“投资便利化、融资多渠道化、监管创新便利化是东疆发展租赁产业的着力点。”东疆国际航运与金融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李晖介绍,依靠“创新驱动”和“服务驱动”理念,东疆已成为国内单机租赁业务最集中区域。

咨询电话:010-69711256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高里掌路3号院17号楼

Copyright@2010版权所有:融资租赁名家讲堂-李鑫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2028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