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我国租赁,既要借鉴、学习外国的有益方式,更要善于总结自身的实际经验,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租赁路子来。”
------荣毅仁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入股金融机构和参与金融机构重组改造,尝试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金融租赁公司。金融租赁和融资租赁是同样的业务,由于监管的不同而出现名称差异。当前,对融资租赁的监管分散于银监会、商务部和国家税务总局。我国融资租赁业务规模已经达到1.5万亿元,预测在两年内融资租赁业务规模将突破3万亿元。随着《指导意见》的发布,可以预见金融机构的并购、重组等业务将变得活跃,这也为私募股权基金提供了机会。
以融资租赁为例,流动资金短缺一直是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所在。融资租赁被认为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途径。目前融资租赁业务资金来源主要是银行,其融资杠杆为1∶10,一旦杠杆用尽业务将无法开展。大部分融资租赁公司也属于中小企业,其自身也存在融资难的问题。融资租赁公司解决自身资金问题主要是扩大注册资本和资产证券化两条路。现在金融租赁公司增资扩股的浪潮已经过去,资产证券化的道路并不平坦,自从银监会叫停工银租赁有限公司证券化项目后,金融租赁的证券化项目处于停滞状态。目前许多融资租赁公司选择扩大注册资本金的道路,比如,今年3月,河北金融租赁注册资本金由5亿元增加到15亿元。4月,上市公司东莞控股(000828,股吧)筹划收购广东融通融资租赁有限公司51%的股权,将其注册资本由1000万美元扩大到10亿元。融资租赁的潜力和目前的困难让众多私募基金看到了投资机会。早在2009年10月,国际私募巨头KKR就牵头出资1亿美元入股远东租赁。而远东租赁也成为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内地融资租赁公司。KKR入股远东租赁背后闪现母基金管理公司瑞士艾德维克投资管理公司(Adveq)的身影。艾德维克公司执行主席布鲁诺·若施勒认为,随着中国对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提出更高要求,私募基金将更加关注金融服务业。但是在推动金融服务经济的过程中,私募基金扮演的更多是推动者而不是参与者的角色。中小金融服务机构的整合、并购将会成为私募基金重点投入的领域,未来应该有更多专注于金融服务行业的私募基金出现。记者了解到,实际情况也证实了布鲁诺·若施勒的观点,目前,厦门就有一些融资租赁公司正与私募基金洽谈增资扩股事宜。
目前,我国融资租赁多头监管的现实不利于融资租赁的发展。有专家认为,用监管银行的观念来监管金融租赁公司不利于其做大做强。同样,对于外商融资租赁企业和内资融资租赁企业放任自流也不利于其发展,最终受影响的将是整个融资租赁行业,更谈不上发挥融资租赁特点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布鲁诺·若施勒建议,政府应当制定良好的框架性政策,减少过多监管,应以有利于中小微企业能够在市场中盈利、能够促进经济发展为衡量标准。只有这样,才能够吸引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也才能够吸引私募基金的投入,以达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目的。
《指导意见》为民间资本入股金融机构和参与金融机构重组改造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也将为民营资本支持实体经济、服务经济结构转型提供更多空间。布鲁诺·若施勒认为,目前中国经济正进行结构性转型,这意味着政府应在财税、法律和监管方面为企业提供更多自由发展空间,确保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发挥“小而精”的特点,使其减负前行。
在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民间资本或私募基金进入金融业,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民间资本可以直接涉足金融领域,也可以基金形式参与金融业。民间资本对中小微企业的投融资行为更多的是建立在市场的基础之上,让市场来决定成为判断投融资的标准。这与银行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需要完整的财务数据、担保物不同。据了解,近几年,我国私募股权基金出现减速趋势,布鲁诺·若施勒认为,这是一件好事情,这将使市场变得更加健康,让基金回归到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价值的道路上来。基金尤其是专家型、专业型基金更看重投资之外的价值,其对于投资领域具有超常的技能,能够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同时,中小微企业应该具有吸引力和竞争力,以能够吸引到更多的资金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