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我国租赁,既要借鉴、学习外国的有益方式,更要善于总结自身的实际经验,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租赁路子来。”
------荣毅仁
10月26日,“中国航空金融发展(东疆)国际高峰论坛”进入第二天日程。论坛上,与会嘉宾围绕“国函【2011】51号文件中飞机租赁试点政策效应”、“‘营改增’后,飞机租赁产业税负是增加还是减少”以及“对飞机租赁业务税收配套政策新期待”进行了讨论。东疆国际航运与金融发展促进中心主任张忠东主持本组座谈。
朗业(天津)国际租赁有限公司董事长程刚在发言时谈到,飞机租赁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具有高投入、低回报的特点,因此,税收在飞机引进的过程中起到重要影响。“‘营改增’实施之后,租赁业可能将面临租金方面税负加大等问题。”他说。
厦门航空有限公司计财部总经理曾毅玮介绍,近年来,厦门航空聚焦航空主业,采用高度集中的管控模式,目前已拥有26架租赁飞机,60架自有飞机。她表示,“营改增”实施后,对于中小航空公司来说,11%的销项税率偏高,并且涉及重复征税的问题,希望有关部门予以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