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我国租赁,既要借鉴、学习外国的有益方式,更要善于总结自身的实际经验,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租赁路子来。”
------荣毅仁深圳拟于11月1日在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下简称“营改增”),主要目的是解决重复征税问题,减轻企业负担。连日来,此事在企业之间引起强烈反响。
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肖捷曾撰文介绍,根据测算,“营改增”全面推开后,将带动GDP增长0.5%左右,第三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比将分别提高0.3%和0.2%,高能耗行业增加值占比降低0.4%。
深圳各有关行业和企业表示,试点后总体利好。
中小企业减负显著
“深圳‘营改增’试点落地、细则与上海基本相同的消息”让在华强北经营一家小型电子公司的李先生感到格外高兴。他告诉记者,按照“营改增”上海细则,像他们这种年营业额不超过500万元的企业划入小规模纳税人,从原先缴纳5%营业税降为3%的增值税。
他算了一笔账:按年营业额400万元计算,原来需要交营业税20万元,交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2.4万元,交堤围防费0.2万元,合计缴纳22.6万元。而“营改增”后,以上税费合计只需要缴纳13.64万元,比原来少交8.96万元,减税达40%。原来客户收到营业税发票只能入成本,不能抵扣,而现在收到3%的增值税发票,只要满足相应的进项抵扣要求,还可以进行抵扣12万元,对客户来说也是重大利好。
按照有关规定,全年销售额超过500万元的企业,称为一般纳税人。一般纳税人能够通过抵扣降低实际纳税额度。企业在购进硬件设备、办公用品、相关固定资产的时候,这一部分产品因为在购买的时候已经缴纳过税,所以不再重复征税,可以用购买货物的增值税发票抵扣掉部分税收。
“我估计不少小微企业能比之前少交税。”深圳中小企业联谊会常务副会长赵文发说。
中韬华益税务师事务所注册税务师龚勇认为,这次扩围的“营改增”10个试点省市里面既有直辖市,还有沿海地区,也有中部省份,原因就是服务业在这些地区所占的比重都比较大。国家选择的行业除交通运输业外,其他6个现代服务业在生产性服务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他们既和制造业关系密切,也是国家重点扶持的现代服务业。
选择与制造业关系密切的部分现代服务业进行试点,也可以减少产业分工细化存在的重复征税因素,有利于制造业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龚勇认为,加快结构性减税步伐,有利于减轻企业税负,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受益更大。
为租赁服务业“松绑”
据了解,营业税有两大弊端:一是由于对交易额征税,营业税直接抑制市场交易规模;二是增加服务业的税负。服务业企业除了要缴纳营业税,还和制造业企业一样,对其利润缴纳25%的公司所得税。就成本结构而言,绝大部分服务业企业的劳动成本和人力资本成本占比最高,人力资本参与分配的一个具体表现是分红或奖金,由此产生的个人收入也要征收个人所得税。考虑到服务业企业缴纳了公司所得税,以及占其营业额比重较高的个人所得税,因此成熟市场国家的服务业企业是不缴纳营业税的。这次改革试点,对于发展服务业、刺激内需意义重大。
“此次税改,对于租赁服务行业是重大利好。”一位从事融资租赁的人士介绍,2009年增值税转型改革后,企业购进机器、设备取得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可以抵扣。由于租赁行业缴纳营业税,无法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企业通过融资租赁公司采用融资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无法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既严重阻碍了融资租赁行业的发展,也抑制了生产性企业通过融资租赁扩大投资规模。
税改后,上述问题迎刃而解。因为租赁业务被纳入增值税征收范围,租赁公司提供租赁业务可以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租入机器设备的企业可以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同时,虽然租赁有形动产适用17%的税率,但对经营融资租赁业务的试点纳税人中的一般纳税人提供有形动产融资租赁服务,对其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这项规定大大减轻了融资租赁企业税负。
信息研发文化产业受益大
事信息服务业的陈小姐认为,试点后将受益匪浅。她说,以7月份公司经营情况为例,月营业额为80万元,正常购进的硬件设备金额占营业额的25%,按现在的营业税计征,税率为5%,应纳税额为4万元,加上附加税合计应缴4.52万元。若“营改增”后,她的企业按6%的增值税税率计算的销项税额是4.8万元,而用于购置硬件设备(税率17%)所形成的进项税额为3.4万元,两者相抵扣后,增值税应缴税额为1.4万元,加上附加税合计应缴1.61万元,实现减税2.91万元,客户拿到此增值税发票还可以抵扣,真是双赢。
从事研发和技术服务行业的陈先生说,因差额纳税和离岸外包业务免税政策的保留,税负影响不大。但符合条件的客户可抵扣接受服务发生的6%进项税,对行业发展较有利。
促进物流产业结构调整
深圳即将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在我市物流行业引起热议。有业内人士表示,“营改增”试点总体上有利于减少重复征税,减轻企业税赋压力,但在征收中仍需考虑企业实际情况,充分认可企业增值税中的进项抵扣,体现“营改增”的减负效果。
“‘营改增’试点,对于物流业是机遇和挑战并存的。”中韬华益税务师事务所石所长分析说,试点地区一般纳税人提供运输业务税负上升8%,但购进的运输设备、油料支出可以抵扣17%的增值税,客户可抵扣11%的增值税,扩大范围前能抵扣7%,多抵4%,因差额纳税保留,同时因客户多抵进项4%,可同客户商谈税务收益共享,但整体税负需要结合企业具体成本数据测算;试点地区小规模纳税人税负下降2%,进项税不能抵扣,整体税负会下降,客户可按7%抵扣,与接受非试点地区运输服务一样,不会带来歧视待遇;管道运输增值税税负保持在3%,和扩大范围前营业税率无变化,但可以抵设备、设施进项税,附加税会增加较多。她指出,短期盈利方面,“营改增”对物流业会有小幅负面影响,而从中长期来看,将降低社会物流成本并提升物流行业盈利能力。
一位物流业内人士说:“相对来说社会分工越细,可以抵扣环节就越多,这对产业结构调整来说是件好事。”他表示,各个企业的情况不同,“营改增”对公司的影响力度也不同,有些公司会受益,但有的公司由于进项抵扣税额偏小,受益较小。希望深圳能像上海那样,拿出一部分财政补贴来帮助由于进项抵扣税额小而税负加重的企业。